对三一八惨案感想八十字,三一八惨案有感

2024-05-16 12:16:25 感悟评价 admin

段祺瑞三一八惨案的意义

当时她正患感冒,伴有呕吐,全然不顾,担任女师大游行队伍的指挥,并走在最前面,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,竟遭其卫队开枪镇压。当场死者47人,伤200余人,是为震惊全国的“三一八”惨案。她不幸遇难,年仅21岁。

鲁迅知道了以后很火,就写了《纪念刘和珍君》来哀悼……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与刘和珍交往的一些往事,追忆了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,表达了对英勇献身的烈士的无限哀悼,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,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,激励继续战斗着“更奋然前行”。

年三一八惨案 1926年北京段祺瑞政府镇压爱国学生的暴行。五卅运动以后,北方革命形势迅猛发展,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受群众革命运动的影响,进一步倾向革命。

民国众多军阀中,“北洋之虎”段祺瑞是特别的一位。段祺瑞死后声望很高,有“三造共和”、“六不总理”的美誉。1926年“三一八”惨案的发生,彻底终结了段祺瑞的政治生涯,这年他61岁。

为何要以刘和珍为切入点纪念三一八?急急急

因为刘和珍君代表了当时广大爱国主义人士,有时事情经历者。

程君等人劝鲁迅先生写点东西纪念刘和珍君;2)刘和珍君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,为国牺牲的英雄。3)所谓的学者文人的诽谤是鲁迅先生忍无可忍,要写点东西不仅是抒发悲愤,更是对伪学者的深刻的批评与抨击。

对刘和珍君等进步青年牺牲的深切哀悼、惋惜以及对她们的热情讴歌。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批判。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期望。《记念刘和珍君》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《华盖集续编》的散文。

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。3月18日下午。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《无花的蔷薇之二》。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,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,并把3月18日称为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”。

关于“三一八”惨案的文章

三一八惨案后,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被统计的北京文教界五使人名单内。鲁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,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。鲁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,学生还没开学。他回忆起往事,就写下了这篇文章。

三一八”惨案的历史背景:1926年3月12日,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期间,两艘日本军舰护卫奉系军舰进入大沽口,并炮击国民军,守军死伤十余名。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,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。

意思是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,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。原文: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,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,洋溢在我的周围,使我艰于呼吸视听,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?长歌当哭,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。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,尤使我觉得悲哀。